鼎湖山
“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”
复杂多样的物种资源交织在一起
使其成为物种资源的天然宝库
享有“基因储存库”和“活的自然博物馆”等美称
鼎湖山面积约11.33平方公里,最高处的鸡笼山高1000.3米。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分布着许多不同类型的植被,森林覆盖率达78.80%,主要植被有自然植被、半自然植被、人工植被三大类型。
自然植被由分布于海拔30米以下的河岸林、分布于海拔30-250米的沟谷雨林、分布于海拔30-400米的季风常绿阔叶林、分布于海拔500-8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、分布于海拔500-900米的山地灌木草丛构成。
半自然植被由分布于海拔100-450米的次生季风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,以及分布于海拔500-600米山坡上的常绿灌丛组成。
人工植被有马尾松林、大叶桉林、竹林和广宁油荼等。
据了解,
鼎湖山现记录有高等植物2291种,
其中就地保护的野生高等植物1778种,
占广东省野生高等植物种数的近1/3,
另有迁地保护植物513种;
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68种
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6种
桫椤
桫椤在中国其他地方甚是少见,却遍布鼎湖山。它曾和恐龙生活在同一个时代,距今已有一万八千万年的历史,是经历了地球上第四纪冰川的浩劫而幸存下来的植物活化石。经过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(现华南植物园)鼎湖山树木园的科学家们的努力,鼎湖山的桫椤从最初发现的几株,现已经繁衍到了近100株。
紫背天葵
紫背天葵属多年生草本植物,是鼎湖山最著名的特产。紫背天葵喜生长在潮湿的悬崖峭壁上,每年的3-10月能见植株,其他时候都是以宿根的形式生活在土壤中。当地人为了采集紫背天葵,需攀悬崖、越绝谷,可谓惊险之极。科学家们屡试人工繁育紫背天葵,虽然成功,但仍无法大规模生产。因此,紫背天葵资源显得特别珍贵。
黄花大苞姜
黄花大苞姜属于姜科大苞姜属。我国特有的花卉,主要分布在广东、广西。喜欢在土壤稀薄、高度潮湿的林内石壁或者山沟瀑布边的石壁成片生长。
鼎湖血桐
鼎湖血桐产于福建西部和南部、广东、广西中部和南部。生于海拔200-500(-800)米山地或山谷常绿阔叶林中。是现存稀少的植物之一,之所以称之为“血桐”,是因为它的枝干会流血
鼎湖钓樟
属于樟科山胡椒属,是鼎湖山保护区的创始人陈焕镛院士采集并命名,拉丁名中的chunii,也对应其姓chen,所以也称为陈氏钓樟,是以鼎湖命名的模式标本植物之一。
除了上面这些珍稀植物以外,鼎湖山上也还有不少植物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关。
五指毛桃
学名粗叶榕,桑科榕属,叶成型后,有些成五指的形状,故而得名。鼎湖山周边村民将其根部用于煲汤,最常用于煲鸡,煲猪骨,汤香甜浓郁,口齿留香,是当地人煲汤的代表植物之一,现广泛见于鼎湖区餐饮酒店及家庭的餐桌上,成为能引发乡愁的植物味道。
山茶文化
肇庆产茶历史悠久,唐代已有产茶记载,宋时已有贡茶,明清时鼎湖山茶已名声显赫。肇庆鼎湖白云茶是岭南历史名茶之一,《广东新语》和《续茶经》中均提到端州白云茶,即指鼎湖茶。
鼎湖山分布有许多野生的茶树,其它可作为茶饮用的植物还有15种。如野山茶,又名心叶茶、壳斗科的甜茶以及胡桃科的黄杞。历史已无法考证,著名的鼎湖茶是出自哪一种。
为传承鼎湖山的茶文化,现鼎湖山建有茶种植园和茶文化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