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秀百科 手机版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常识 >

黄鼠狼拜月亮是什么原因(有没有见过黄鼠狼拜月的人?)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1-17 09:51:17    

黄鼠狼拜月如果说它的修炼的话,昼伏夜出的动物,比如猫、狼、老虎、猫头鹰等动物早就得道成仙了,所以显然黄鼠狼并不是在拜月,只是它的姿势被我们误认为是拜月而已。


首先,黄鼠狼是一种昼伏夜出动物,毕竟它们的主要猎物是老鼠,而老鼠就是昼伏夜出的动物,一只黄鼠狼平均一天就能抓6-8只老鼠,在这方面连猫都自愧不如,所以作为一种生活在我们附近的动物,真正的灭鼠能手,其实是黄鼠狼。


其次,黄鼠狼虽然体型比较小,但是它们的身体非常灵活,一跃跳上1米多高的墙是没有问题的,而且它们的攀爬能力也很强,能够爬上十几米高的大树,所以黄鼠狼有时候会爬的树上去掏鸟蛋吃。


最后就是“拜月”的姿势了。黄鼠狼拜月的姿势其实只是一种正常的行为-洗脸,大多数的食肉动物,都有洗脸的习性,方法也很简单,将唾液涂抹在前爪上,然后用前爪去洗脸,养过猫的小伙伴肯定对这个行为不陌生。


食肉动物洗脸其实并不是单纯的要干净这么简单,因为食肉动物在吃完猎物时,嘴巴附近的毛发上会沾上血迹和一些组织,这是容易滋生细菌和寄生虫的,清理掉之后就没有后顾之忧,而且像鼬科动物以及猫科动物的嘴巴上都有胡须,这些胡须其实是它们重要的感知器官,如果上面沾上一些其他东西就会变得不灵敏,所以,它们也会用洗脸的方式保持胡须的感知能力。


而且黄鼠狼的腿比较短,在地面上很难发现周围的环境和猎物,所以它们会时常地站立起来,观察周围的环境,此时顺便的洗一下脸就再正常不过了。


而这个姿势在半夜的人看起来就显得有些诡异了,再加上黄鼠狼自古以来就是一些灵异故事中的主角,受这些因素的影响,人们就把黄鼠狼这个简单的动作与拜月联系到了一起。


既然是个常规操作,为什么我们很少看到黄鼠狼“拜月”?

虽然站立起来“洗脸”是黄鼠狼的常规操作,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是比较少见的,主要原因有两个:


第一:习性。黄鼠狼的习性与人恰好相反,它们几乎只有在夜深人静时才会出现,此时的人早已经入睡,即便是有起夜的通常也是有尿壶,这也错失了很多看到黄鼠狼洗脸的机会。


第二:月圆之夜。想要看到黄鼠狼“拜月”的姿势,有一个前提条件,那就是月圆之夜,此时的月亮最圆,亮度最高,这使得人类作为一种不擅长夜视动物也能看到远处的物体,但是这个机会太少了,大多数情况下,人类在夜间只能看到几米内的物体,所以自然就很少能看到黄鼠狼“拜月”了。


总结

黄鼠狼确实有“拜月”的姿势,但这其实并不是在拜月,而是在清理面部,只是人们对这种行为缺乏了解,再加上受一些故事的影响,所以才带入了“拜月成仙”这样的充满了想象和神话的故事而已。


就像“望月鳝”一样,其实黄鳝主要靠的就是嘴巴呼吸,而不是鱼鳃,尤其是在夏天的晚上,温度较高水溶氧较低的情况下,它们会频频出现露出水面呼吸的现象,此时如果恰好是月圆之夜,亮度较高,就能被人发现,于是就有了“望月鳝”的说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