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秀百科 手机版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常识 >

脾虚能吃鸡胗吗 ?要注意两多三少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2-19 10:47:52    

又一年新春佳节,每年春节前后,医院脾胃病门诊就诊的人数都会有所增加。这些人都有什么临床表现呢?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胃胀、胃痛、胃脘部嘈杂不适、反酸、反胃、烧心、纳少等。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?一部分人是因为本身就有慢性胃炎、消化性溃疡等病史,还有一些人是新发不适症状,不论是旧病复发还是新病发作,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,就是饮食不节。春节临近春季,饮食要注意“两多三少”,首先我们来讲饮食两多:

1、多食甘味之品

孙思邈《千金方》中有载:“春七十二日,省酸增甘,以养脾气”。春季应适当减少吃酸性食物,适量多吃甘味食物,以养脾胃。这里的“甘”味食物不等于是“甜食”,在中医中,甘味食物,指的是指对脾胃有补益作用的食物。例如小米性微温味甘,健胃除湿、和胃安神;再如山药,可补益脾肺肾,能除寒热邪气,补中益气,《神农本草经》将山药列为上品。脾胃是后天之本,是气血化生之源,人得胃气而生,脾胃之气健旺,则人可以延年益寿。下面再列举一些可补益脾胃的食物:五谷杂粮类的黄豆、粳米、荞麦、燕麦、高粱;肉蛋类的鸡胗、鸭胗、猪肚、牛肚、兔肉、鹌鹑蛋、鹅蛋等;水产类的鲫鱼、胖头鱼、平鱼、黄鱼等;蔬菜水果类的西红柿、大白菜、香菇、猴菇、红薯、莲子、莲藕、南瓜、生姜、山药、白扁豆、红薯、橙子、桃子、甘蔗、栗子、大枣、石榴、木瓜等。

2、多吃蔬菜

春天万物复苏,阳气生发,人体亦然,此时新陈代谢开始加快,正是补阳气的好时机。这时可以多吃些应季的蔬菜,如韭菜、小葱、香菜、荠菜、竹笋等,这些蔬菜有助阳、温中、散寒、疏肝解郁的功效。春季人们常发口腔炎症和某些皮肤病,要多吃新鲜蔬菜,补充多种维生素、无机盐及微量元素,使营养均衡,身体健康。另外春季温差大,各种细菌、病毒活力增强,容易侵犯人体,此时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蔬菜,可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。

那么三少是什么呢?

1、少吃酸味食物

春三月要省酸增甘,酸味入肝,甘味入脾,肝属木,脾胃属土,而木克土,即肝强可伤脾胃,从而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。因此如果多吃山楂、柠檬、食醋、乌梅、葡萄、酸奶等酸味食物,会使本来就在春季偏亢的肝气更旺,就加大了对脾胃的伤害作用。

五藏相生图


2、少吃肥腻食物

我们都知道,冬季适合进补,而春季已经过了进补的季节了,不应再过量食用厚重的食物。到春天应转为清淡饮食,少吃肥腻食物,以免对脾胃造成损伤,特别是脾虚的人,食后容易产生腹胀和疲劳现象,这也是春困的主要原因。另外牛羊肉、鱼虾蟹等发物,也不宜此时过量食用,特别是鼻炎、哮喘、高血压、关节炎等患者,因为春季是阳气升发之时,这些食物容易使慢性疾病复发。

3、少吃寒凉食物

寒凉的食物也容易损伤脾胃,故不宜在春季食用,比如各种冷饮、冰淇淋,过食生冷,体内寒气聚集,会加重脾虚,带来一系列不适,尤其是阳虚体质的人。

另外,春节期间难免饮酒,饮酒前建议先吃些食物垫底,避免空腹饮酒。某些药物如头孢类、对乙酰氨基酚、降压药、降糖药、阿司匹林、镇静安神类药物、抗癫痫药物服用期间,严禁饮酒。

总而言之,春节期间大家应注意饮食清淡、热量平衡、营养丰富,保护好您的脾胃,健健康康、平平安安过春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