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秀百科 手机版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实时讯息 >

苗乡“百灵”把“乡音”唱上世界舞台——记中国歌剧舞剧院演员向旻琦

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7-09 17:24:00    

人物简介:向旻琦,怀化麻阳苗族自治县人,中国歌剧舞剧院歌剧、音乐剧演员,中共党员,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。曾主演国家艺术基金歌剧《芥子园》、音乐剧《天蓝海蓝》,参演《江姐》《小二黑结婚》《唱响南泥湾》《湾顶月明》等歌剧,多次参加金钟奖、孔雀杯等赛事及国内外大型活动,先后举办两场《潇湘情声》独唱音乐会。

代表曲目:中国巴基斯坦建交七十周年主题曲《你偷走了我的心》、《我的心儿为你醉》、电视剧同名主题曲《冬奥一家人》、《赞美你,我亲爱的祖国》《那一天,您到来》、微短剧主题曲《为爱而生—下凡尘》等。

苗乡“百灵”把“乡音”唱上世界舞台

——记中国歌剧舞剧院演员向旻琦

文/图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彭军

7月的北京,夏意正浓。

中国歌剧舞剧院三楼排练厅的镜面墙上,倒映着苗绣银饰的流光。向旻琦脚尖轻点地板,和着《湾顶月明》的韵律舒展腰肢,她眼神专注,歌声清亮,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。排练服后背已洇出月牙形汗渍。

从雪峰山腹地的苗寨晒谷场,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金色大厅;从精准扶贫首倡地的山歌对唱,到中巴建交70周年庆典的双语和鸣;从麻阳苗岭走出来的中国歌剧舞剧院歌剧、音乐剧演员向旻琦,正在用歌声编织连接传统与现代、民族与世界的艺术坐标系。

本期,让我们跟随《天南地北怀化人》工作室记者的脚步,一同走进苗岭歌手向旻琦的艺术人生。

向旻琦演出照。

破茧成蝶:从苗乡走向音乐殿堂

向旻琦出生于充满民族风情的苗族家庭,自幼便沉浸在浓郁的艺术氛围里。也许是天赋使然,3岁时,她便能用稚嫩嗓音唱出动听歌曲;五岁时,舞蹈已颇具模样,成为寨子里的“小明星”。

每逢“四月八”苗家节庆,她总会被乡亲们推到晒谷场中央,用清亮童声唱起《苗岭的早晨》。那歌声,如同山涧清泉,洗濯着人们的心灵,赢得乡亲们阵阵赞叹:“这小丫头嗓子真透亮,像山涧水洗过似的。”

学生时代的向旻琦,如一只欢快的百灵鸟,活跃于各种艺术舞台。无论是苗族小合唱的悠扬和声,还是街舞的动感节奏,都能看到她灵动的身影。她在不同音乐风格中自由穿梭,尽情展现歌舞神韵。

怀揣对音乐的热爱与梦想,2012年,向旻琦考入云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,开启民族声乐学习之旅。大学期间,她积极参加金钟奖等专业比赛,凭借甜美的音色和扎实的基本功,斩获国际大学生校园艺术节云南赛区民族组金奖等诸多奖项,积累了丰富舞台经验。

2016年,她背着满载民族风情的苗绣书包,踏入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。在这里,她师从李小峰教授,得到阎维文、邓东源、蓝剑、高淑琴等许多著名音乐家的帮助指导。特别是李小峰教授的真传实教,让她在民族唱法领域打下坚实基础。

在校期间,她多次参加孔雀杯声乐大赛、黄龙音乐季•声乐艺术周等比赛,不断磨砺自己,在各类演出中用实力赢得广泛赞誉。

2018年、2019年,她举办的“潇湘情声”个人独唱音乐会,现场经久不息的掌声震撼整个音乐厅,也让观众记住了这位来自怀化的苗家姑娘。

向旻琦参加第十届北京国际大学生电影节。

歌剧舞台:从零基础到惊艳亮相

2020年11月,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大型原创民族歌剧《芥子园》在北京天桥剧场震撼上演,广受好评。成功的背后是作为女一号演员向旻琦的辛勤付出。

接到出演《芥子园》主角后,对于刚毕业的向旻琦来说,这既是机遇,更是挑战,因为她面对戏曲表演零基础的困境。

向旻琦歌剧《芥子园》演出照。

然而,这位苗家妹子展现出“霸得蛮”的狠劲。从进组第一天起,她便在导演指导下,反复练习每一个动作、眼神、手势。导演指导其他角色排练时,她就在角落认真观察、默默学习,不放过任何细节。排练中,她用心感悟艺术,不断“偷艺”,对剧本整体把握和乔姬角色把握都入木三分。

乔姬是个极具挑战的角色,演唱前需通过身段、眼神等表演展现人物特点及关系。没有学过表演的向旻琦始终保持虚心学习、用心揣摩和执着精神,攀登艺术高峰。

导演莽也嘉称赞:“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。演职人员倾情演出,特别女一号向旻琦的精彩表演,为这部剧奉上精彩桥段。这是对歌剧新生代力量的肯定,从舞台效果看,非常成功。”

向旻琦歌剧《芥子园》演出照。

向旻琦认为:“一个角色绝不是单独存在的,抓住剧本里各个角色的人物特点,将剧中角色、唱腔、情节贯通,才有利于自己人物角色的塑造,在舞台上角色之间的表演更有层次,也因为共同掌握了这些角色最终成就了我所饰演的乔姬的形象。”

整场表演,向旻琦音色纯净明亮,技巧精准华丽,情感演绎准确到位且极具张力。经历歌剧舞台洗礼,她深刻感受到音乐和舞台的魅力,也因此考入中国歌剧舞剧院,在国家级艺术殿堂逐渐绽放耀眼光芒。

向旻琦歌剧《芥子园》演出照。

走出国门:从国内舞台走向世界舞台

2024年6月,向旻琦一场国际演出惊艳世界。

一曲中巴双语作品《你偷走了我的心》,让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·谢里夫起身鼓掌,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赵立坚在社交媒体转发演出视频,称赞“这是‘巴铁’情谊最美的注脚”。

向旻琦代表作品《你偷走了我的心》海报。

这首作品始于2021年深夜创作室,由巴基斯坦籍青年男歌手阿里·扎法尔和中国青年女歌手向旻琦共同演绎,唱响“中巴友谊万岁”的时代恋曲。

2021年5月21日,是我国和巴基斯坦建交70周年纪念日。此时,向旻琦与巴基斯坦国宝级歌手阿里·扎法尔跨越6小时时差,通过数百次越洋连线打磨细节。汉语歌词的韵律、乌尔都语的转音、民族乐器的融合,每个音符和画面都承载着文化对话的诚意。

向旻琦在2024年巴基斯坦总统访华招待会现场。

为呈现载歌载舞的欢庆场景和青春气息,向旻琦主张加入大量苗乡鼓元素。她认为:“鼓声是最原始的心跳,能让不同文明产生共振。”

在创作上,还融入大量巴基斯坦音乐元素,风格明快,富有青春活力。歌曲以巴基斯坦国花“素馨花”,中巴友谊路——“喀喇昆仑公路”等意象,深情歌颂“比山高,比海深,比蜜甜”的中巴情谊,也祝愿两国人民在新时代继续携手共进,未来可期。

作品在学习强国平台首发当日即登顶微博热搜,新华网、共青团中央等50余家单位联动推送,YouTube播放量突破千万。华春莹也在媒体账号中展示演出片段,巴基斯坦国家电视台连续七天黄金时段滚动播放。

向旻琦参加中巴建交70周年招待会。

2023年,向旻琦受邀前往伊斯兰堡参加中巴经济走廊十周年庆典。那一刻,她湿润了眼眶。她深情地说:“音乐比任何语言都更有穿透力,我实现了想把‘乡音’唱上世界舞台的梦想。”

情牵故乡:从京城到家乡搞创作

在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主题音乐会上,向旻琦演唱的《那一天,您到来》引发全场大合唱。演唱结束,老乡拉着她的手激动地说:“你这唱的不是歌,是我们的日子。”

《苗寨欢歌》十八洞村主题歌会。

作品登陆湖南卫视时,远在怀化的父母特意召集亲友围炉观看,手机里塞满乡亲们的祝贺语音。那一刻,向旻琦体会到音乐与家乡人民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。

“吃过百家腊肉的游子,最懂火塘的温度。”2024年夏天,她回到家乡麻阳楠木桥村采风,踩着新修的柏油路走访果园。曾经的“烂泥沟”变身电商示范村,老乡们在抖音直播间卖黄桃的场景令她震撼。

向旻琦宣传家乡长寿之乡。

半山的“拦门酒”仪式上,阿妹们欢歌祝福,饭菜飘香,米酒甘醇。虽离乡多年,但心里满满的是乡愁。她穿上苗服,与阿妹们对山歌、跳苗舞,乐此不疲。

与作曲家孟勇、词作家良朋踏访麻阳吕家坪古镇时,当地人表演的长河号子撞击着她的耳膜。“这些流淌在血脉里的声音,就是最好的创作蓝本。”她怦然心动,创作激情奔涌而出,精心打磨出《我的心儿为你醉》。

这首歌以苗歌转音技法描绘家乡美景,展现人寿年丰的淳朴风情。MV中穿插长河公园的晨雾、滕代远故居的飞檐、十八洞村的月夜等画面,承载着她对家乡的深情与文化根源的眷恋。

向旻琦身着苗服演出照。

“我第一套苗服就是跟着乡亲们一起赶集的时候买的,银饰和腰带都是邻居阿婆亲手制作,到现在也珍藏着。”在外的游子走到哪里都不会忘根。向旻琦深知,自己的音乐创作离不开家乡这片土地的滋养,她要用歌声回馈家乡,让更多人了解家乡的美。

2023年泰国前总理访华招待会上,向旻琦将《苗岭好地方》的曲子,用芦笙与泰国传统乐器克鲁依琴对话。演出结束,这位前总理用中文赞叹:“唱的真漂亮!”

这种创新融合的理念,源自她对民族音乐的理解与热爱。

向旻琦演出照。

从苗乡的吊脚楼到北京长安街的鎏金舞台,向旻琦始终带着苗家妹子“霸得蛮、耐得烦”的韧劲。如今,她正筹划“丝路苗韵”世界巡演。

向旻琦说:“现在怀化国际陆港联通世界,我要用歌声证明:家乡不仅能联通世界,更能打动世界。”

月光洒在锦江水面,倒映出吊脚楼的轮廓。那个追着泉水奔跑的女孩,如今正用歌声把“福地怀化”唱给世界听,用歌声传递着家乡的温暖与力量,在音乐的道路上,继续追逐着自己的梦想,让世界领略到苗乡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
《苗寨欢歌》十八洞村主题歌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