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秀百科 手机版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实时讯息 >

我的上合故事④|土耳其商会代表麦霆:不光迷土耳其文化,对中国文化也挺上头

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7-27 07:13:00    

青青之岛,亲亲上合。

七月的青岛,红瓦掩绿树,青山连碧海。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,又一次迎来了上合组织国家的重要客人。这一次,客人们是来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大会。

再过一个多月,上合组织就将迎来一件大事,举办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峰会——天津峰会。这是自2018年青岛峰会之后,中国再次“做东”。

七年,一个轮回。正是在青岛峰会上,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政府支持在青岛建设中国-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,这才有了后来上合示范区的落地建设、加快发展。

上合示范区是带着重大使命诞生的——在青岛建设中国-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,旨在打造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新平台,拓展国际物流、现代贸易、双向投资合作、商旅文化交流等领域合作。

如今,这方热土发生了哪些变化?近日,大众日报·大众新闻记者走进上合示范区,遇到了土耳其商会代表麦霆,听他讲述了自己的“上合故事”。

土耳其商会代表麦霆最想推荐给中国朋友的,是土耳其玫瑰精油。

土耳其商会代表麦霆:

最想把土耳其玫瑰精油文化推荐给中国朋友

青岛·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,名字一听就感觉有点“高大上”,对吧?它可以说是上合示范区的“门面担当”,整个建筑占地16.88万平方米,里面有众多上合组织国家的元素展示馆。

什么意思呢?

就是说,你一脚踏进去,就像走进了一个迷你的“上合组织国家博览会”,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“小天地”,展示着各自的文化和宝贝。

土耳其馆,“掌柜”的是个叫麦霆(Metin)的土耳其人,也是我们故事的最后一位主人公。

他是土耳其Askon商会在中国的代表,也是青岛图瀚国际商贸有限公司的老板。听起来挺“官方”,但他其实是个接地气的“老外”——在中国生活了15年,一年前才来到上合示范区,接手了土耳其馆。

为啥跑这里来开馆?

他自己说了:“我看中了上合示范区这个平台,它能让上合组织国家之间的投资贸易和文化交流更顺畅。”

数据显示:今年上半年,上合组织10个成员国经青岛机场出入境的人数达到16000多人次,比去年同期增长37.91%。

这说明什么?青岛,尤其是上合示范区,对这些国家的吸引力在快速往上涨。简单点说,就是越来越多人想来青岛、来上合示范区逛逛玩玩,谈谈生意。

走进土耳其馆,满眼是土耳其风情:地毯铺得像艺术品,食品香得让人流口水,还有那一堆堆香料,闻着像是在伊斯坦布尔街头。但麦霆最想推荐给中国朋友的,不是这些,而是土耳其玫瑰精油。

土耳其玫瑰,又叫大马士革玫瑰,名头可不小。

传说它起源于中东,数千年前,在波斯与黎凡特地区已有人栽培后来,一路开到了巴尔干半岛和奥斯曼帝国,成为香水界的“扛把子”。很多大牌香水,没点大马士革玫瑰精油都不好意思说自己高端。麦霆研究这玫瑰的历史文化已经5年多,还一直在做玫瑰生意。他认定,这种带着浓浓土耳其味的产品,中国人肯定会喜欢。

文化搭台,贸易唱戏。麦霆不光迷土耳其文化,对中国文化也挺上头,尤其是京剧和中医。他觉得,文化是两国人民的“心桥”,而贸易就是“桥上跑的车”。

这种想法,在上合示范区真不是空话。六年来,这里一直在建设面向其他上合组织国家的商旅文交流中心,已经办了数百场各种花样的国际活动,还推动青岛跟俄罗斯莫斯科、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等7个上合组织国家的11个城市签了旅游合作倡议,文旅这块越做越大。

2024年7月,上合组织阿斯塔纳峰会举行,发表的阿斯塔纳宣言中称:“成员国认为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岛市为2024年至2025年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有利于挖掘本地区旅游合作潜力,进一步加强文化合作”。这是对青岛,也是对上合示范区努力的肯定。

编辑:周艳 王文珏

策划:梁旭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