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秀百科 手机版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实时讯息 >

文明花香淮河岸

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7-16 16:17:00    

记者 张新义

“我们来到这里接受红色教育、重温入党誓词,感到对自己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。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,要时刻想着身边的群众,想方设法为父老乡亲们办实事、解难题。”7月14日,确山县双河镇政府工作人员白雪宝,在和同事们一起前往该镇金钩村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后,深有感触地说。

双河镇在确山县最南端,地处淮河岸边,和信阳市明港镇接壤。近年来,该镇在乡村振兴进程中,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,取得了显著成效,让文明之花香飘淮河岸边,沁润人们的心灵,赋能高质量发展。

开展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新风

农村陈规陋习,是精神文明建设的“拦路石”。双河镇在精神文明建设中,从开展移风易俗着手,深入宣传引导,营造浓厚氛围,树立文明新风。

双河镇机关、各村充分利用乡村大喇叭、宣传条幅、微信群等渠道,广泛宣传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和“婚事新办221标准”(即:随礼不超过200元,酒席不超过20桌,彩礼不超过10万元)、“丧事简办233标准”(即:随礼不超过200元,酒席每桌不超过300元,时间不超过3天),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婚丧嫁娶观念。同时,组织开展“文明家庭”等评选活动,树立正面典型,激发群众参与热情。

双河镇在摒弃陈规陋习中,注重典型事例引领,发挥示范效应。镇、村通过挖掘和宣传典型事例,以点带面推动工作深入开展。充分发挥“丽志同行”志愿服务队作用,在该镇刘龙集生态观光园、淮河湿地公园等地举办相亲大舞台活动,对积极响应号召并严格按照“婚事新办221标准”的正面典型进行宣传,典型代表主动成为移风易俗的百姓宣讲员,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劝导邻里乡亲摒弃陈规陋习,树立文明新风。通过他们的故事激励更多村民参与移风易俗,形成良好风尚。此外,还推广多个丧事简办的成功案例,有效遏制了铺张浪费和盲目攀比的不良风气。

为建立长效管理机制,双河镇制定完善村规民约,将移风易俗相关内容纳入其中,使之成为村民自我管理、自我约束的重要依据;建立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,负责指导和监督本村婚丧嫁娶活动,确保各项标准得到有效执行;加大监督检查和考核奖惩力度,对表现突出的村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,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和纠正。

搭建良好平台 营造文明氛围

近年来,双河镇大力建设红色教育基地,传承红色基因。在金沟村、杨店村积极推进红色教育基地建设,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和文化宣传长廊。深入挖掘本地革命历史、英雄事迹和红色遗址,为基地建设提供丰富素材。结合各村实际情况,科学规划红色教育基地的布局和展示内容,确保既具有教育意义又便于群众参观学习。采用图文、实物、影像等形式展示红色文化,增强教育效果。同时,设置互动体验区,让群众在参与中感受革命精神的力量。

双河镇注重打造法治宣传长廊,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。在大徐庄村、杨店村、双馨社区打造建设法治宣传长廊,围绕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典型案例,采用漫画、标语、案例解析等生动形象的宣传方式,精心策划宣传内容,确保既贴近实际又具有针对性。将法治宣传长廊作为法治教育的重要阵地之一,定期组织村民参观学习,开展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,切实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和维权能力。

坚持文化引领 激发内生动力

在建设文化阵地中,双河镇投资兴建集图书阅读、文化活动于一体的“乡村时光记忆馆”,配备丰富的图书资源和现代化文化设施,成为村民学习交流的新平台。同时,利用闲置校舍、老旧村部等改造为“乡村书屋”和“村史馆”,让文化之花在每一个角落绽放。

在挖掘本土文化中,双河镇有关部门组织专业团队深入挖掘整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,如传统手工艺、民间故事、节庆习俗等,通过举办文化节、展览、演出等形式,让传统文化活起来、传下去,增强村民的文化自信和归属感。

为丰富群众文化活动,双河镇定期举办“农民文化节”“乡村好声音”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,鼓励村民自编自演,展现新时代农民风采。同时,引入外来文化元素,如邀请艺术家驻村创作,举办文化沙龙,促进文化交流互鉴。文化大院、书屋等成为村民日常打卡地,文化活动丰富多彩,邻里关系更加和谐,乡村社会风气持续向好,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。

坚持精准施策 开展移风易俗

为了全面掌握全镇在农村移风易俗领域存在的问题,双河镇成立专项工作小组,深入各村开展实地排查。通过走访农户、召开座谈会等方式,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,在农村移风易俗领域收集问题线索,并建立整改台账清单,为后续整改工作提供了有力依据。

为推动问题化解,双河镇充分发挥“丽志同行”志愿服务队的作用,在本镇刘龙集生态观光园、淮河湿地公园等地举办相亲大舞台活动,宣传低彩礼甚至零彩礼的文明新风。同时,镇文明办联合工商部门到辖区饭店进行宣传检查,发现铺张浪费行为及时提醒。通过这些措施,高额彩礼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。在各村成立宣传队,广泛开展绿色生活宣传活动,通过发放“倡导绿色生活,反对铺张浪费”倡议书、联合群众开设“百姓食堂”、管理流动宴席等方式,从源头上杜绝了铺张浪费行为。同时,还利用各村红黑榜曝光高价彩礼和铺张浪费行为,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。

为推动建章立制,双河镇督促各村健全完善村规民约,发挥红白理事会等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,引导广大群众实现自我教育、自我管理、自我约束、自我提高。同时,还制定了红白喜事操办标准,对婚丧大操大办行为进行了严格限制。

文明花开别样红,淮河岸边树新风。如今的双河镇,社风民风淳朴,人们向上向善,邻里和谐互助,基层治理良好,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日益凸显,为镇域经济发展和全镇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,提供强劲的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