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秀百科 手机版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实时讯息 >

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| 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,带你正确认识麻风病

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5-20 15:53:00    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
Q

1、什么是麻风病?

A

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,主要侵犯皮肤、黏膜和周围神经,严重者晚期可致残。麻风病至今在世界已流行了两千多年,1873年挪威医学家汉森(Hansen)发现麻风病的病原菌麻风分枝杆菌。20世纪40年代初期砜类药物(如氨苯砜)的出现,让麻风病的治疗不再束手无策。

麻风分枝杆菌(图片来源于网络)


Q

2、麻风病如何传染?

A

麻风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皮肤密切接触传播,一般需要长时间密切接触才会感染。人群对于麻风病的易感性具有较大差异,大多数人对于麻风分枝杆菌具有免疫力,仅少部分人接触到麻风分枝杆菌后被感染患病。一般认为,麻风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未经治疗的多菌型麻风病患者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
Q

3、麻风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?

A

麻风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。早期不易识别,主要表现为皮肤症状和神经症状。

皮肤症状:四肢、面部、躯干出现浅色或红色斑块,常伴有感觉减退或丧失,表面干燥粗糙,可有毳毛脱落。也可表现为浸润性的斑块、结节。部分人眉毛脱落,严重者面部呈“狮面”样。手足可反复出现无痛性结节、溃疡。

神经症状:神经粗大、局部感觉障碍、闭汗,闭眼不拢、口角歪斜、肌肉萎缩、运动障碍和畸形如爪形手、垂足等。

Q

4、麻风病如何治疗?

A

目前,麻风病的治疗主要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利福平、氨苯砜、氯法齐明等药物进行联合化疗。国家对麻风病的诊断和治疗实行免费,报病有奖。早期、足量、足疗程、规范治疗可减少各种麻风畸残及复发。

Q

5、麻风病如何预防?

A

麻风病传染性不高,传播风险小,可防可治不可怕。密切接触活动性麻风患者时戴口罩、接触后洗手、注意个人卫生、加强营养、提高机体抵抗力等可减少患麻风病的危险。麻风病人规律服药一月以后基本不会传染他人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

麻风病可疑线索

1、皮肤出现不痛不痒皮疹(红斑、白斑、浅色斑丘疹、结节等),久治不愈。

2、皮损感觉丧失或减退,感觉异常,蚁行感。

3、面红、面肿、醉酒貌。

4、眉毛稀疏或脱落。

5、神经疼痛或触痛。

6、虎口肌肉萎缩。

7、手或足麻木,肌无力或残疾。

8、嘴歪、眼斜。

9、手或足发生无痛性伤口。

10、其他不能明确诊断的疑难皮肤病。

如果出现上述一条及以上症状,排除其他疾病后,应主动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系咨询。

图片来源于:广东药科大学附属门诊部微信公众号



来源:河口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

图片来源:网络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门诊部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