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3年,无数奇迹在深圳诞生,一群人则迎来了炽热人生。日前,在“班长”李鸣的组织下,15位“92级深圳人”在福田重逢聚会,共同回忆他们在深圳奋斗的峥嵘岁月。
为城市传承文化薪火
1992年,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,吸引了一批批年轻人从五湖四海奔赴而来。2012年,深圳报业集团晶报策划了“92级深圳人”活动。只要是1992年来深、并分享来深20年人生故事的自荐者,都可以加入“92级深圳人”这一“大班级”。
在这群人中,有默默坚守产业一线的工人,有历经多年市场浮沉的创业者,也有为深圳文化事业添砖加瓦的文化人,卢汉旺便是其中之一。缘起深圳报业,自然感情深厚。这位“藏报大王”从1984年开始集报,1992年来到深圳后,更加注重收集深圳各个种类的报纸,对深圳的报业发展进行深入研究。
走进卢汉旺位于宝安沙井的工作室,整整三面墙的书架上摆满了《深圳报纸大全》《报头溯源》等专著及按年份排列的旧报纸。卢汉旺说:“深圳发展日新月异,我们这代人曾经经历了极速奔跑,现在需要慢下来思考。就像我研究报纸头版的演变,其实是在看城市价值观的进化,变的是城市风貌,不变的是改革创新的基因。”
身体力行感受城市发展
“92级深圳人”是奋斗者的群像,也折射出多个家庭的奋斗史。
扎根深圳33年,顾亚峰不仅成长为银行高级经济师、总行级培训师,还因热爱深圳这座奋斗之城,成为深耕本土文化的作家。
在顾亚峰的办公桌上,摆放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,里面记录着30多个“深漂”家庭的迁徙故事。谈到自己参与编撰的“深圳家谱”,顾亚峰说:“2012年我们说‘和深圳在一起’,2025年我们要‘与未来有约’,变的是时间,不变的是每个个体与城市共生的密码。”
作为“班长”,被誉为“深圳爬行第一人”的李鸣坦言,“当年倒爬大南山,是想换个视角看深圳;如今再聚首,我们更要换个维度看未来。”
深圳的故事,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传奇,而是一代人与一座城的双向奔赴。李鸣说:“当年我们用青春书写‘深圳速度’,现在要用智慧续写‘深圳质量’。未来已来,我们这代人的使命,就是让每个深圳人都记得,敢闯敢试的基因,永远是这座城市最亮的底色。”
深圳晚报记者 魏羽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