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在三大领域建设17个应用场景
为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,培育新质生产力,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,我市近日正式印发《南昌市推进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工作方案》)。该方案以“算力筑基、数据赋能、场景驱动”为核心,旨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全面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,打造“数据开放共享、技术协同创新、场景深度融合、生态良性循环”的人工智能发展新格局。
《工作方案》围绕算力、数据、算法三大人工智能发展基础要素,提出了一系列筑基举措。在算力方面,我市将构建安全可信的智能算力服务网络和智算资源池,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。数据方面,通过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和可信数据空间建设,促进高质量数据集及语料库的共建共享,充分释放数据潜能。算法方面,我市将建立市场主导、企业主体的供需对接机制,重点推动轻量化、低成本的算法落地应用,构建良好的算法发展生态。
《工作方案》明确了人工智能在三大领域的17个应用场景建设方向。在城市治理领域,人工智能将与政务服务、交通治安、市场监管等场景深度融合,提升政府履职效能;在民生服务领域,人工智能技术将应用于医疗、教育、养老等场景,为群众带来全新生活体验;在实体经济领域,人工智能将助力工业制造、农业、文旅等行业转型升级,注入发展新动能……通过全面推进一系列场景应用,我市将打造一批标杆示范项目,形成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各行各业的新格局。
为营造良好的人工智能发展生态,《工作方案》提出了四项具体举措:支持红谷滩区未来科学城建设人工智能应用孵化基地,为初创企业和技术团队提供优惠政策;推动产学研用联动,加强人才引进、联合培养与技术成果转化;定期发布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机会清单和产品清单,搭建供需对接平台;开展各类培训和活动,提升全社会对人工智能的认知素养。
为确保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顺利实施,《工作方案》还从组织领导、资金保障、安全防线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保障措施,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,助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此次《工作方案》的出台,标志着我市在人工智能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。未来,我市将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引擎,擘画城市发展新图景,为市民创造更加智慧、便捷、高效的生活环境。(洪观新闻记者 万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