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农村,老人去世,遗物怎么处理更妥当?
老人去世,会留下不同的遗物,在处理方式上自然存在诸多不同。
遗像和生活照片。
老人“头七”过完,除之后烧“三七、五七、七七、百日、周年、生日”祭祀的时候,会需要在供桌前摆放老人的遗像,其余时间,陕西农村的风俗习惯是把老人的遗像收纳在干净整齐的抽屉中,并用干净整齐的白布包裹覆盖。
老人生前的生活照片,有单人照、与家人的合影、相关证件照片等,买个相册装起来,最好在每张照片下留下当时拍摄的时间、位置和生活背景,作为“家族相册”代代传承。
有人认为应该烧掉照片,笔者并不这样认为,时间会逐渐抚慰人的悲痛,而老人遗留的照片,是儿女一生的念想。
衣服和被褥。
老人去世,一部分贴身的衣服和被褥都被埋入土中或烧掉了,剩下的衣服和被褥本身没什么好避讳的,但是为了避免家人“睹物思人难以走出悲痛”,短时间内还是封存在柜子里比较委托。
过一段时间,等到家人的心情平复,把老人剩下的衣服和被褥重新归置,衣服能穿的家人继续穿,不能穿的洗干净放在柜子里;被褥要经常晾晒,家里的儿女子孙都可以继续使用。
关于亲人,百无禁忌。
钥匙扣、眼镜、帽子、首饰、拐杖等物。
老人去世后,会有一些钥匙扣、眼镜、帽子、首饰、拐杖等遗物,这些小的遗物,可以开个家族会议,由老人的兄弟姐妹和儿女子孙妥善保留。
还是那句话“百无禁忌”,这些小的遗物承载了老人生前的衣食住行,由亲人继续保管,每当想起老人或者生活遇到困难的时候,都能给人精神上的鼓舞和安慰。
在农村,老人去世的遗物,短时间内为避免“睹物思人”的悲痛和无力,可以暂时封存不做处理,随着时间的推移,生活还是要往前看,用平复好的心情妥善处理老人留下的每一件遗物,有条件有能力的都会长期保存老人的遗物。
亲人的离世不只是一时的悲痛,而是一生的潮湿,未来想起老人的生平,有老人的遗物作为一种象征力量,也是莫大的安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