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秀百科 手机版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实时讯息 >

再添新地标!鬱美术馆即将亮相

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5-10 16:16:00    
图片




今年起,玉林市将大力实施“文化塑城2.0版本”作为推动“文化资源大市”向“文化强市”转变的重要举措,通过建设和改造一批公共文化设施,促进多元文化融合、文化产业与特色产业融合等,不断提升文化服务效能,促进区域文化交流。


作为玉林市今年实施“文化塑城2.0版本”工程打造的公共文化设施项目之一,鬱美术馆今年2月开始动工改造。经过两个多月的翻新完善,目前,该馆已完成总体装修并通过验收,为下一步开展首期艺术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5月9日,记者走进位于玉林市农科院的鬱美术馆,在项目设计负责人陈星州的带领下,参观了这焕然一新的艺术窗口和文化新地标。


鬱美术馆外形保留了苏式建筑的风格。


据了解,这栋两层小楼建于上世纪50年代,曾被作为市农科院的办公区和宿舍楼使用,后来一直闲置多年。今年2月中下旬,经过前期的设计构思,决定在保留其苏式建筑风格的前提下,去繁就简,参照大部分国际美术馆的极简风格开始对其进行改造。


“我们去掉了建筑外墙的白色瓷砖, 保留原建筑的红瓦红砖、琉璃护栏、拱形元素等结构,并加以红砖贴片、玻璃隔墙、拱形百叶窗等装饰,让整个外立面的橙红色与内部的洁白形成鲜明对比,也更突出苏式建筑的韵味。”陈星州介绍说。


建筑增设了透明玻璃隔墙。


记者注意到,楼区内采用了大量的拱形门,将原来一排排独立的单间,通过一个个拱门将其融为一体。


“我们通过封上原来的一些门,并从内部设置更多的拱门,将整个空间串联起来,并把参观线路设计为S型,同时利用墙体与地板通体洁白的主色调营造极简风格,从视觉上营造空间放大的效果。”陈星州表示。


艺术馆内部利用一个个拱门将内部空间打通。


两层建筑的总面积近900平方米,除边角线和吊顶上的筒灯灯带采用黑色线条外,其他皆为纯白色,营造了明亮、简洁、极简主义且富有层次感的立体空间格局。


馆内采用极简主义风格,为艺术品展示留出更多展位。


同时,建筑内部保留了大部分原墙体,目的是让更多的艺术作品靠墙摆设,让每一个小空间拥有更多展位,也为参观者营造一个富有神秘感的迷宫般的观赏环境。此外,还安装了中央空调作为通风系统、增设了逃生通道、消防系统、自动感应门等,让整个建筑富有艺术气息的同时更显高大上。


“艺术馆的装修目前已完成,并通过了验收,目前为第一期画展做准备,预计将于今年6月底面向公众开放。” 陈星州告诉记者。


美术馆前绿意盎然,为艺术建筑增添了勃勃生机。


据悉,作为玉林市实施“文化塑城2.0版本”打造的公共文化基础新项目之一,计划今年6月底对外开放的鬱美术馆仅为该馆一期的内容。后期,玉林市还将继续扩大鬱美术馆的规模。

此外,玉林市还将以鬱美术馆等项目为核心,规划打造玉林“108艺术区”,包括建设艺术画廊、美术广场、美术大师和青年艺术家创作基地、艺术民宿、公共艺术空间、艺术家交流中心、鬱匠创意坊、艺术品储藏室、艺术拍卖馆等文化区域。在为市民打造一个“放眼看世界”的新艺术窗口的同时,不断助推玉林作为区域性文化中心城市的建设目标实现。


采写 | 玉林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唐劲梅/文 张翔 唐劲梅/图
责编 | 梁琪岚
校对 | 黎 颖
审核 | 文 波
监制 | 邹焕钧
出品 | 玉林市融媒体中心

图片

图片


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