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秀百科 手机版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实时讯息 >

南阳“爱心妈妈”:一声“妈妈”,一生妈妈

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5-09 11:15:00    

不是妈妈胜似妈妈,在母亲节来临之际,本报记者走近“爱心妈妈”群体,聆听他们的温情故事,感受“母爱”的无私与伟大——

一声“妈妈”,一生妈妈

裴长安为受助孩子挑选服装

在南阳,有这样一群不是妈妈却胜似妈妈的人,他们是法官、教师,或是企业家、普通职工,却因一个共同的身份“爱心妈妈”而紧紧相连,谱写着大爱无疆的动人故事。 5月8日,在母亲节来临之际,记者走近这一群体,聆听他们的温情故事,感受“母爱”的光辉。

武斐然:从“武老师”到“武妈妈”

在市十四小校园里,记者见到了武斐然老师。在校园内被学生亲切唤作“武老师”的她,还有另外一个身份,那就是“爱心妈妈”。

“十年树木,百年树人。无论是老师,还是‘爱心妈妈’,我都要把全部的爱奉献给孩子。”武斐然是这样说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

说起成为“爱心妈妈”,那要从2010年武斐然刚踏上三尺讲台说起。那年,刚刚参加工作的她到潦河镇第一中心小学任教。“当时我发现班上有几个孩子自卑敏感、注意力不集中,经过家访了解到这些孩子是留守儿童或家庭困难。”武斐然决定为这些孩子做些什么。此时市妇联正好组织“爱心妈妈”活动,她积极参加,用全部的热情去关爱孩子。就这样,孩子口中的“武老师”变成了“武妈妈”。

2013年夏天,武斐然进入市十四小任教。虽然工作调动,但她仍然放心不下潦河镇的那些孩子,时常回去关心爱护他们。为了更方便照顾那些孩子,2014年,她用工资在潦河镇租下一处民房,购置了黑板、桌凳、图书等教学用具,创办了卧龙区第一个免费的留守儿童帮扶中心——“梦芽之家”。从此,一到周末、寒暑假、节假日,武斐然就风雨无阻从市区赶回潦河镇“梦芽之家”,为附近的留守、困境儿童奉献爱心,给予温暖。

在采访中,记者发现武斐然穿着打扮都十分朴素。对她来说,吃什么、穿什么、用什么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心坎上的那群娃娃。她的工资,除了必要的生活所需,都变成了留守儿童身上的新衣、手里的图书、怀里的玩具、出去看世界的车票……

在她的影响带动下,越来越多的爱心志愿者加入进来,“梦芽之家”如雨后春笋般先后在省内建起了9个爱心助学点,志愿者团队发展到313人,一对一精准、长期帮扶农村留守儿童、困境儿童400余人,受益未成年人超过了5000人。

“妈妈这个称呼是很伟大的,我感觉自己做得很微不足道,也远远不够。”武斐然告诉记者,作为一名教师、一名“爱心妈妈”,要喜欢热爱孩子,要时刻了解他们的需求、关心他们的成长,她会一直努力下去。

裴长安:反哺之爱温暖更多“小时候的自己”

一说起妈妈,大多人心中的形象都是温柔善良的女性形象。在邓州,有这样一位中年汉子成了“爱心妈妈”。他身上有着怎样的故事?记者带着这样的疑问,见到了裴长安。

父母离异、外婆重病、家庭困难……说起小时候,裴长安的语气十分低沉。在最迷茫无助的时刻,是“爱心妈妈”给了他人生中最多的温暖和母爱。“1997年,‘爱心妈妈’张亚萍走进了我的生活,让我的生活又充满了阳光和希望。”

在张妈妈的关怀呵护下,裴长安长大成人,成了顶天立地的男子汉。经过多年打拼,他终于站稳脚跟,干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番事业。“这辈子,我最难忘的人就是张妈妈。每当受挫时,她总是第一个送上安慰和鼓励,让我一次次重拾生活信心和勇气。深知人间冷暖,忽然有一天我就有了像张妈妈一样扶危济弱的想法。”裴长安说。

2021年,邓州市妇联号召资助“困境孩子”,裴长安毫不犹豫结对帮助了6个。当然,这不是他一时冲动,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。“从结对那一刻起,我就暗下决心,要像张妈妈那样,不辜负自己的初心。”

采访中,裴长安告诉记者,自己结对帮助的孩子,大多像“小时候的自己”。除了物质帮助外,他还要帮助他们建立生活的信心和奋斗的目标,“就像小时候张妈妈帮助我那样,给孩子们希望和力量,让他们自强自立,知道未来有无限可能”。

就这样,裴长安结对帮助的那些孩子个个成绩优秀、孝顺懂事、心态阳光向上。当记者问其准备结对帮助多少个孩子时,“100个!我曾经是一个受益者,未来我将尽己所能帮助更多的孩子”。裴长安的话朴实无华,却不由得让人充满敬意。

杨珊:母女两代人的爱心传承

“爱心妈妈”杨珊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思维敏捷、年轻有活力,有一种雷厉风行之感。工作中,她是爱岗敬业的“女强人”,曾获得河南省“三八红旗手”、南阳市“新长征突击手”等荣誉称号;成为“爱心妈妈”后,她又全身心投入到孩子们身上,让他们感受浓浓的母爱和人间真情。

说起成为“爱心妈妈”,杨珊笑言这算是“母女接班”,因为杨珊的母亲陈淑娟也是一位“爱心妈妈”。

杨珊告诉记者,1997年,她母亲就成了一名“爱心妈妈”,这一做就是近30年。“记得小时候,我妈妈经常教育我,做人要常怀感恩之心,要做一名对社会有贡献的人。”杨珊说,她小时候经常看到妈妈带着陌生的小朋友来家里住。

“当时,我记得石桥镇有一对小姐弟,父母外出打工,我妈妈得知后经常把他们带到我们家,跟我们一起吃住玩耍。妈妈还给他们买衣服玩具、准备学费,和自己亲生孩子没有区别。”杨珊笑着说,现在姐弟俩长大了,家庭美满、事业有成,如今也成了志愿者,投入社会公益事业。“他们常说,小时候多亏了陈妈妈的爱心照顾,如今自己也要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。”

杨珊耳濡目染,从小就暗暗下决心长大后也要成为像妈妈这样有爱心的人。如今也成了“爱心妈妈”,杨珊时时刻刻按照母亲的标准关心爱护孩子。她说,关爱孩子既要有爱心,更要有耐心和恒心,做“爱心妈妈”更是如此。在日常生活中,这些孩子不仅需要物质上的支持帮助,更需要心灵上的抚慰关爱。为此,杨珊经常利用节假日,给孩子们送去衣服、书本、食品等,每天与孩子通电话,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,让他们在有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。

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,武斐然、裴长安、杨珊……这些“爱心妈妈”的日常点滴无不闪烁着南阳的人间大爱。自1997年我市创新开展“代理妈妈”活动,到现在的“宛美爱心妈妈”,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“爱心妈妈”行列。至目前,全市“爱心妈妈”累计超过12万名,先后为10万多名儿童撑起健康成长的蓝天。今天,在母亲节来临之际,让我们向这些无私付出伟大母爱的“妈妈”们致敬!

全媒体记者 李金玺 周梦 文/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