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秀百科 手机版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实时讯息 >

程恩富 | 简评《征途:走向现代化》

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7-06 12:04:00    

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,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,改变了西方现代化模式中固有的扩张和掠夺形式,为人类文明进步开辟了新的道路。从学理角度阐释“西方化迷思是如何形成的,中国式现代化何以成功”,是一项重大的现实课题。周文教授新著《征途:走向现代化》对此作出了有益探索和思考,该书从现代化的概念、内涵、测度及特征切入,剖析现代化与西方崛起的历史关联,以及其对现代经济学诞生的推动作用。在此基础上,书中通过古今中外的纵横对比,既系统揭示西方现代化的理论误区与崩塌危机,又深入考察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探索历程,重新审视韦伯命题、洋务运动及新文化运动等重要议题,同时对人工智能时代的现代化未来图景作出展望,堪称一部打通历史纵深与现实关切的现代化问题论纲。

第一,揭示过去200多年来西方现代化何以被美化与遮蔽。西方正是依靠王权和专制主义建构民族国家,以国家力量整合国内市场、开拓世界市场,奠定了现代化“起飞”的基础。西方国家以现代化的前景引诱后发国家亦步亦趋时,“巧妙”地将自身崛起的真正原因遮盖起来。当前,西方正处于现代化的“黑铁时代”,过度金融化与产业空心化、贫富悬殊与福利陷阱、霸权扩张与全球祸乱等矛盾层出不穷。同时,批判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“踢掉梯子”的虚伪性——西方崛起依赖国家干预,却要求后发国家遵循“市场原教旨主义”,最终必然误人误己。

第二,通过历史脉络串联起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与突破。首先聚焦洋务运动,其作为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起点,却因局限于器物层面、国家能力薄弱等因素遭遇顿挫,由此揭示传统大国现代化转型的复杂性。继而将新文化运动置于“古今中西之争”的语境重新审视,强调现代化应是“文明更新”而非“文明断裂”的产物,是在巩固文化主体性中实现的进步。而后梳理“一五”计划、社会主义改造的中国式现代化奠基,以及计划经济体制下重工业优先战略的历史必然性与实践得失。进而,探讨改革开放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创意义,是如何成功破解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世界性难题,走出一条立足本国实际的现代化新路的。

第三,在世界历史中展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化蓝图。世界历史的纵线是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,人工智能浪潮将带来不同于工业文明的新文明形态,横线是人类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,“逆全球化”与现代化背道而驰。处于文明转换关口的世界,现代化仍在路上,遇到的难题会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多、都要大。解决这些难题,只有一个途径,那就是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,实现最美好的人类共有的现代化。由此,世界历史的纵横线相交织,前所未有地统一于现代化的世界蓝图—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。

简言之,该书全面展现现代化的发展脉络与未来方向,有助于我们更立体地感知和透视,中国何以成功走出一条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的现代化道路,中国式现代化何以打破“现代化=西方化”的迷思,不断开辟现代化的新境界。在现代化理论研究不断深化的今天,《征途:走向现代化》无疑是一部值得关注和研读的专著。

(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、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会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