背街小巷的“烦心事”,谁来解?自建房的“老大难”,如何破?邓州市花洲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正日益成为化解基层难题、化解民生难题的“重要桥梁”。
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,背街小巷虽不显眼,却与居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。位于市花洲街道春风阁社区殿甲路最南排的房屋属于自建房,由于历史原因,一直未能接通城市排水管,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。居民们迫切希望能改善排水条件,自筹资金重修下水道的意愿强烈。然而,计划却卡在了施工方案上——前排居民希望将管道铺设于两排房屋中间的道路下方,后排居民却坚决反对,认为这会影响通行和日常生活。双方意见相持不下,矛盾一时难以调和,资金筹措与施工计划就此搁浅。
邓州市花洲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作为群众与政府之间的桥梁,密切关注辖区内的民生问题,人大代表们也始终将解决群众的烦心事视为核心使命。
在一次深入社区的调研走访中,这个看似邻里纠纷的“小疙瘩”,却在人大代表们的细心走访中被“捕捉”到了。他们迅速联合春风阁社区干部,多次组织前后两排居民进行沟通协调。人大代表们耐心倾听各方诉求,详细解释施工方案的合理性,积极化解居民之间的矛盾。人大代表们向居民们强调,排水管道的合理布局不仅能改善居住环境,还能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污水横流等问题;这一布局是关乎整个社区生活质量的重要工程。
最终,在人大代表们的持续关注和协调保障下,殿甲路最南排的居民们以个人集资方式筹措了资金。困扰多年的排水难题迎刃而解,顺畅的下水道工程顺利施工完成。看着家门口道路恢复了整洁,污水不再困扰生活,居民们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,由衷地感慨:“要不是人大代表和社区干部一次次跑来协调,帮我们做工作,这问题真不知道还要拖多久!”
这仅仅是花洲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为民解忧的一个缩影。联络站依托新田·360广场的区位优势,成为汇聚民意的前沿阵地。25名驻站人大代表恪守职责,既有定期在联络站敞开大门、真诚接待来访群众的耐心倾听,更有主动深入企业社区、走街串巷发现问题的敏锐担当。他们对收集到的社情民意信息梳理后,统一提交至市人大常委会花洲街道工委;由工委转交相关部门处理,并对需要协调落实的意见建议及时交办、持续跟踪,实行闭环管理,确保件件有着落。
今年以来,联络站累计接待群众20余次,登记意见建议36余条,解决如殿甲路排水、南阁路维修等民生问题5件。这些成果,不仅仅体现在生活环境的切实改善上,更深深温暖了辖区群众的心,联络站生动践行‘人大代表就在身边’的承诺,成为化解民生难题的连心桥。人大代表们通过务实高效的履职实践,不断夯实和谐社区建设基石,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,切实提升民生福祉。(沈俊伟 冯琬迪 李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