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佛坪县聚焦老人“一餐热饭”难题,大力推进养老助餐服务发展,将留守老人、独居老人、空巢老人等作为重点,兼顾其他“做饭难”“就餐难”老人群体,实现各镇(街道)助餐服务“全覆盖”。
7月21日,在袁家庄街道东岳殿村“爸妈食堂”中,老人们坐在餐桌前,一边吃着美味的午餐,一边聊着家常。这里每天对60岁以上老人和困难群体提供助老助困套餐,每人每餐只需支付2元就能吃到营养均衡的午餐,更通过精细化管理流程,托起养老服务“稳稳的幸福”。截至目前,该食堂已累计为50多名老人提供爱心午餐2万多人次。
东岳殿村村民 刘自华
“我住在附近的东岳殿村,这里生活得挺好,吃得也舒心,每天到12点我们都来了。”
自2023年底佛坪首家“爸妈食堂”在袁家庄街道东岳殿村建成开放,这种创新助老模式,已在佛坪7个镇(街道)落地生根,升腾起浓浓人间烟火气。
今年3月至5月,在陕西助老汇、县民政局的指导下,西岔河镇西岔河村对辖区困境老人从经济收入、身体状况、生活状况等方面进行筛选,最终确定为40位老人提供为期2年的公益午餐助餐服务。走进西岔河村的“爸妈食堂”,很远就闻到饭菜的香气,食堂内传来阵阵笑声。豇豆炒肉、土豆丝、三鲜汤……每天中午12点左右,老人们就自觉排队,前依次打卡签到、取餐用餐。
西岔河村村民 付洪德
“我的几个女儿都出嫁了在外边,我们家里就是两个老年人吃饭,村里办起了‘爸妈食堂’让我们在这里吃饭,很方便,很便宜,伙食也很好,饭菜也可口,感谢党的政策,我们的幸福的项目越来越多,幸福指数越来越高。”
“爸妈食堂”的设立不仅解决了老年人吃饭问题,更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。在陈家坝镇陈家坝村的“爸妈食堂”里,志愿者们建立兴趣小组,组织老人下象棋、跳棋、打乒乓、打扑克等文娱活动。此外,还定期开展养生操课堂,邀请热爱跳舞的老人参与编排,这里已然成为他们温暖的港湾。
陈家坝村村民 王远民
“以前没有这个老年食堂,一天没事就是歇下凉、聊聊天,现在有了这个活动中心,到这里来了,一天打会牌、乒乓球、跳个舞,吃了饭大家都还开心,老年人在一起聊天,都还好,心里很舒服。”
如何解决居家老年人的吃饭问题,是当前老年人最关心、最现实的民生需求。佛坪县“老年餐厅”在坚持公益性的同时,充分延展社区食堂的服务人群、服务内容和服务半径,由20余名志愿者为袁家庄社区、东岳殿村、西岔河村60岁以上老人及高龄、孤寡、独居、行动不便等困境老人提供爱心午餐送餐服务。
从解决一餐热饭到丰富精神生活,从日常服务到应急保障,佛坪“爸妈食堂”坚持“政府补贴一点、餐厅让利一点、村(社区)集体收益筹集一点、爱心组织捐助一点、个人自付一点”的方式,引入爱德基金会和阿里巴巴公益等社会资源,创建“萸见银发餐厅”品牌,为农村养老提供新思路。县民政部门表示,下一步将继续扩大“爸妈食堂”覆盖面,探索“助餐助老”服务新模式,继续办好民生“食”事。
县委社会工作部部长、县民政局局长 李昌学
“目前,全县基本建成2个示范性老年人助餐点和8家老年人餐厅,实现了镇(街道)老年人助餐点‘全覆盖’。下一步,县民政局将坚持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,全面提升老年人就餐体验。针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饮食需求,提供个性化餐食定制服务,守护好老年人‘舌尖上的幸福和安全’。”
记者:雍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