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秀百科 手机版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实时讯息 >

变废为宝!江门江海区学子巧手“点亮”循环之光

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7-11 21:16:00    

近日,一场别开生面的“‘圾’时行动,巧手点亮循环之光”主题活动在江海区江南小学举行。146名学子化身“环保小达人”,将废旧物料巧妙改造,制作成一件件既实用又充满童趣的手工作品。活动以趣味互动与动手创作相结合的方式,引导青少年在动手创作中体验资源循环利用的乐趣,让绿色环保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扎根。

一场别开生面的“‘圾’时行动,巧手点亮循环之光”主题活动在江海区江南小学举行。

瓶声叮咚,点亮温暖夜灯

走进江南小学五(1)班教室,同学们手持着不同的透明玻璃瓶——酸奶瓶、汽水瓶、调味酱瓶,这些平日里不起眼的废旧容器,正等待着一场“变身”。活动伊始,工作人员通过生动的PPT演示,将垃圾分类知识娓娓道来,详细讲解可回收物的种类及回收利用对节约资源、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。

为让知识更易入脑入心,现场还融入热门的哪吒元素设计抢答环节。“哪吒脚上踩的风火轮和戴在脖子上的乾坤圈,应投放至哪个垃圾桶呢?”“太乙真人用莲藕重塑哪吒身体后,剩下的莲藕叶属于哪类垃圾?”问题一出,同学们立刻举手抢答,将刚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,课堂气氛瞬间升温。

现场融入热门的哪吒元素设计抢答环节。

随后的动手环节更是让孩子们兴致高涨。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,大家拿起画笔在玻璃瓶上勾勒缤纷图案,装入小巧灯串,再用麻绳轻绕瓶口。原本要被丢弃的玻璃瓶子,转眼变成散发暖光的小夜灯,轻轻晃动时,玻璃碰撞的叮咚声,仿佛是资源再生的清脆乐章。

大家拿起画笔在玻璃瓶上勾勒缤纷图案。

原本要被丢弃的玻璃瓶子,转眼变成散发暖光的小夜灯。

旧衣新生,T恤变环保袋

“我国每年约产生2600万吨旧衣物,仅10%得到合理回收利用。”工作人员以一组数据,将话题引向旧衣物的循环利用。当被问及“不穿的旧衣服如何处理”时,“在衣柜闲置”“直接丢弃”“捐赠他人”等答案陆续响起。

“其实,旧衣物也能重获新生!”工作人员话音刚落,孩子们便跃跃欲试。大家将手中的旧T恤平铺在桌面,不穿针线,仅凭巧妙的裁剪与打结,再系上蕾丝花边装饰袋口。转眼间,曾被遗忘在角落的旧衣,就成了承载环保理念的手提袋。“以后去超市,我就用自己做的袋子,少用塑料袋!”一位同学举着作品笑道,成就感写满脸庞。

在孩子们的巧手下,旧衣物重获新生。

此次“垃圾分类进校园”活动,以“知识输入+创意输出”的模式,让学生们不仅系统掌握了垃圾分类的核心知识,更在亲手改造可回收物的过程中,将“减量化、再利用、资源化”的环保理念化为行动自觉。

曾被遗忘在角落的旧衣,就成了承载环保理念的手提袋。

“孩子们用巧手赋予旧物新生,真切触摸到资源循环的价值。这场活动不仅是一次环保实践,更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‘万物有价值,循环即光芒’的种子,让绿色理念在实践中生根发芽。”江海区城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。

撰文:周柳妤 梁美意

图片:通讯员提供

【作者】 周柳妤

【来源】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+客户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