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秀百科 手机版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实时讯息 >

河声丨“衙门作风”要不得

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8-19 16:04:00    

“衙门口朝南开,有理无钱莫进来。”这句俗语说的是旧时衙门作风的冰冷与傲慢。时至今日,某些地方、某些部门残存的“衙门气”,依然像一堵无形的墙,隔开了干群距离,寒了群众的心。

衙门作风的本质,是权力的异化与傲慢的膨胀,是官本位取代了民本位,是权力傲慢替代了服务自觉。有些干部把办公室当成“威虎山”,把公章视作尚方宝剑,群众上门办事,先得看脸色、猜心思,过得了“门岗”过不了“嘴岗”,通得过“材料关”通不过“人情关”。更有甚者,把“为民服务”异化为“为民设卡”,一句“规定如此”便能将群众的急难愁盼晾在一边,这种“官老爷”做派,不过是拿着公权力当私产,用岗位便利耍威风罢了。

“衙门作风”撕裂的是群众的信任。群众看干部,不看口号多响,只看实事办得多少。当公仆摆出老爷姿态,当服务变成施舍,群众跑断腿、磨破嘴却办不成一件事,再深厚的鱼水情也会被慢慢侵蚀。“衙门作风”消解的是政府公信力。审批流程繁琐,部门之间“踢皮球”,“调研”数十次,问题依旧“涛声依旧”,这样的“作风梗阻”就是衙门作风在作祟,损耗的是社会运行效率,动摇的是执政根基。

破除衙门作风,容不得半点“温良恭俭让”。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晒透,把“办事流程”晒在明处,把“权力清单”钉在墙上,让群众看得懂、用得上、督得实。必须让问责的板子狠狠落下,对“不作为、慢作为、乱作为”零容忍,对“推诿扯皮、敷衍塞责”动真格,让“躺平者”让位、“耍官威者”挨罚、“混日子者”出局,让官僚主义没有市场,让形式主义无处遁形。更要在思想深处动刀子,拆掉干部脑子里的“衙门墙”,破“官气”、增“民气”。要明白干部手中的权力,是群众给的办事权,不是居高临下的管理权。要常到田间地头走走,多听群众掏心窝子的话,打通政策落实的堵点,把群众的表情包当晴雨表,把群众的吐槽声当警报器,避免陷入自我感觉良好的误区。

人民群众对“高效、务实、清廉”的期盼,容不得任何“衙门作风”拖后腿。干部要少些“衙门气”,多些“泥土香”;少些官架子,多些真情怀,让每一份权力都用于为民解忧,让每一次服务都透着温度与效率,擦亮干部政治底色,守住执政生命线。(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续月姣)

来源:河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