□记者 曹聪
7月14日上午,郑州最高气温达到了38℃。42岁的耿先生因突发左侧腰腹部疼痛,伴血尿、恶心等症状,来到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。
泌尿外科主任秦海生接诊后,发现患者耿先生手捂着腰、面色惨白、冷汗直冒,立即为患者详细查体并开具辅助检查。
泌尿系统CT报告显示,耿先生左侧输尿管上段结石约10mm×14mm、左肾多发结石(最大约10mm)、左肾脏有积液,明确诊断为“左侧输尿管结石、左肾多发结石合并左肾积水”。
考虑到患者左侧输尿管及肾脏多发结石,结石负荷大且左肾绞痛并左肾中度积水,泌尿外科团队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并取得同意后,决定为患者进行目前创伤较小、恢复较快的“经尿道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”,手术同时处理左侧输尿管结石和左肾多发结石。
手术在麻醉科的配合下仅50分钟便顺利结束。术后耿先生状况良好,自感左侧腰腹部胀痛感消失,小便也恢复了正常。术后第二天下午,耿先生就顺利地治愈出院了。从入院到出院全程优化,不到48小时。
秦海生介绍,作为泌尿外科医生,每年夏季都非常繁忙,给像耿先生这样的泌尿系统结石病人解除病痛是常规工作之一。这些不起眼的“小石头”,轻则让患者痛到满地打滚,重则引发肾功能损害、脓毒症等。
泌尿系统结石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,以肾结石最为常见。肾结石就像在盐湖中高温析出晶体盐一样,大部分的肾结石是由尿液中相关物质过饱和,沉积结晶形成。其临床表现为:腰腹部疼痛,呈阵发性绞痛,伴有尿频、尿急、肾绞痛、血尿;或伴有恶心、呕吐、发热、畏寒、冷汗淋漓、辗转难眠等。
夏季天气炎热 高温环境下人体排汗和呼吸丢失的水分增加,不及时喝水补充水分,会使尿液浓缩,尿液中成石物质过饱和变成晶体析出,最终形成结石。
日照时间延长 人体合成维生素D增加,维生素D会导致体内钙的含量增加,尿钙的排泄增多也容易形成结石。
饮食习惯的影响 夏日夜晚,很多人会相约吃个烧烤、喝点啤酒,在欢乐的聚餐过程中摄入过量动物蛋白,高钠、高钙食物都会增加形成肾结石的发生风险。海鲜+啤酒是高嘌呤食物组合,过量会引起体内尿酸的增加,而高尿酸血症也是增加肾结石的重要诱因。
临床中,医生会根据结石所在部位、大小、数量、梗阻和感染情况,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。对于发病时间短、结石不大(6mm以下)的患者,可采取口服药物排石、多运动、多饮水等保守治疗;对于发病时间长、结石较大、已经引起肾积水或感染的患者,建议进行微创手术治疗。
秦海生提醒,夏季预防泌尿系统结石,做好以下四点:
科学饮水 每日饮水量建议2000mL以上(心肾功能正常者),避免尿液浓缩。
饮食调整 减少高草酸食物(如菠菜、浓茶等)、高嘌呤食物(如动物内脏、海鲜等)及高盐食物摄入。
加强运动 避免久卧或久坐,多进行散步或慢跑防止结石沉积。
定期复查 结石排出或手术后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超声或CT,监测结石复发及肾功能情况。
秦海生提醒,泌尿系统结石多急性发作,且疼痛难忍,一定要积极到正规医院就诊,以免给身体造成严重的伤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