奇秀百科 手机版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实时讯息 >

鸣鸣很忙冲刺港股——“薄利多销”的县域商业新样本

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5-06 08:52:00    

作为中国头部休闲食品饮料连锁零售商,湖南鸣鸣很忙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鸣鸣很忙”)近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。

招股书显示,鸣鸣很忙2024年门店零售额(GMV)达555亿元,全年交易单数超过16亿元。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,按2024年GMV计,鸣鸣很忙是中国最大的休闲食品饮料连锁零售商,并位列中国第四大食品饮料连锁零售商。

短短数年内,从县城街边店到冲刺港股IPO,鸣鸣很忙以“薄利”换“多销”、以效率换规模,不仅改写了零食行业规则,也成为激活县域消费的典型样本。

高歌猛进:下沉市场的巨大潜力

鸣鸣很忙旗下拥有“零食很忙”、“赵一鸣零食”两大品牌。其中,“零食很忙”起步于2017年湖南长沙,“赵一鸣零食”起步于2019年江西宜春,二者于2023年11月完成战略合并。

截至2024年12月31日,鸣鸣很忙全国门店数达14394家,覆盖中国28个省份和所有线级城市,并保持快速发展。

鸣鸣很忙一路高歌猛进的背后,是中国下沉市场的巨大潜力。

近年来,我国消费市场加速“下沉”,县域消费持续“向上”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19年至2024年,县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从36.8%提升至38.8%。县域正在成为拉动我国消费增长的“新蓝海”。

过去五年,中国休闲食品饮料零售市场正在加速向下沉市场渗透发展。2024年,下沉市场GMV已达到2.3万亿元,2019年至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.5%;高线市场GMV预计为1.4万亿元,2019年至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.0%。下沉市场的增速领跑高线市场。

此外,行业格局也发生了显著变化。按在休闲食品饮料零售行业总市场规模中的占比计,杂货店渠道的GMV占比从2019年的24.2%下降至2024年的22.7%,超市渠道的GMV占比从2019年的49.2%下降至2024年的45.8%。与之形成对比的是,专卖店渠道在休闲食品饮料零售行业总市场规模的GMV占比,从2019年的7.3%上升至2024年的11.2%。

近年来,鸣鸣很忙持续深耕下沉市场。根据招股书,截至2024年底,鸣鸣很忙门店约58%位于县城与乡镇,深入渗透下沉市场。

业内人士分析称,中国休闲食品饮料零售行业加速向下沉市场发展,且渗透率持续快速提升。随着下沉市场零售业态的成熟和升级,其未来增长潜力巨大。与此同时,以专卖店为代表的零售业态,逐步成为休闲食品饮料零售行业的发展方向。这些小型业态更契合消费者对易触达、便捷和灵活购物体验的需求,推动休闲食品饮料零售行业在下沉市场的高速发展。

下沉密码:薄利多销的商业逻辑

在传统零售模式中,产品在出厂后会经历代理商、经销商、零售商等多个渠道销售环节,产品加价高,无法满足消费者对零食“好吃不贵”的需求。同时,低线城市及县城、乡镇的供应链和销售网络尚待完善,广大消费者对于高质价比产品的需求巨大且仍未被满足。

破解传统零售行业痛点,鸣鸣很忙以薄利多销的商业逻辑解锁了快速发展的密码。

招股书披露,2022年、2023年和2024年鸣鸣很忙收入分别为42.86亿元、102.95亿元、393.44亿元。同期,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0.81亿元、2.35亿元和9.13亿元。3年间毛利率稳定在7.5%—7.6%,经调整净利润率保持在2.3%左右,显示其薄利多销量贩模式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。

薄利多销的商业逻辑背后,是“人”“货”“场”三大零售要素的系统性变革。

在“人”的维度看,鸣鸣很忙的加盟体系打破了传统“品牌方赚加盟费”的模式,建立起“规模反哺效率—效率优化成本—成本驱动盈利”的闭环。2024年,公司99.5%收入来自向加盟店和直营店销售商品,加盟费及服务收入占比不足0.5%。

在“货”的维度上,鸣鸣很忙采取直接向生产商和品牌商采购的模式,为企业带来了强大的议价能力。截至2024年底,公司提供SKU达3380个,单店SKU不少于1800,涵盖7个品类,超750个品牌。定制化产品占比25%,在产品包装规格上,超4成产品采用散装称重的形式。每月门店SKU上新约百款,确保产品组合始终契合市场变化。

在“场”的维度上,公司拥有超30000个可视化门店陈列模板,呈现“千店千面”的风貌。同时公司采用标准化门店运营管理体系,确保全国门店“万店如一”。

此外,在供应链体系建设方面,公司拥有36座数智化现代供应链仓配中心,总占地面积超70万㎡,存货周转期约为11天,单仓配送半径可达300公里,实现全国门店24小时配送。公司还打造了覆盖选品采购、仓储物流、加盟商及门店管理等全流程的数字化能力,数字化赋能,让企业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保持效率优势。

多赢效应:从商业到民生的共振

在业内看来,鸣鸣很忙引领了中国食品饮料量贩模式,通过供应链重构、创新产品开发、打造逛店体验,实现了商业价值。

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,基于重构的供应链和显著的规模效应,鸣鸣很忙的产品在品质充分保障的前提下,解决了休闲食品饮料零售产品加价高的问题。

2024年,有超16亿人次消费者在鸣鸣很忙的门店消费。公司以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为原点,对产品进行定制化开发。通过规格定制小包装解决了产品尝新门槛高的问题,并敏锐发现消费者口味喜好和趋势,反向推动生产端变革。

从用户需求出发的产品开发理念和高效的选品机制,令公司形成了品类丰富、高频上新的产品组合。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,鸣鸣很忙的单店SKU数量是同等规模商超中休闲食品饮料产品平均SKU数量的2倍,充分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。

鸣鸣很忙的下沉策略也带来了多重社会价值。公开资料显示,在赋能县域经济方面,鸣鸣很忙的县域及乡镇门店占比近6成,以行业领先的低线城市门店渗透率,激发下沉市场消费活力;在推动就业与创业方面,鸣鸣很忙支持超7241名加盟商创业,同时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。

可以说,鸣鸣很忙通过“低价不低质”的薄利多销策略,既满足了县域居民对高性价比商品的需求,又以规模化运营激活了县域经济的毛细血管。鸣鸣很忙的“下沉”样本,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:真正的商业蓝海,往往就在最朴素的民生需求里。

公开资料显示,新茶饮蜜雪冰城上市不到两个月,港交所股价突破500港元,市值近2000亿港元。蜜雪冰城的上市让资本市场看到下沉市场的增长空间,鸣鸣很忙能否成为量贩零食界的“蜜雪冰城”值得期待。(记者班娟娟)